致敬伽利略及其专利行星装置
这件装置向1610年那一里程碑时刻致敬——木星卫星的发现,标志着人类对宇宙结构认知的深刻转变。它巧妙融合艺术与机械美学,展现黄道十二星座图案,勾勒出一幅贯通天文学与制表艺术的星空图景。其核心搭载一项专利机械装置,能够精准演绎行星运行轨迹,在精雕细琢的钟表结构中呈现天体运行的奥秘。
您当前正在浏览该版本网站:
To access information relevant to your geographic location, we recommend using the version:
这件装置向1610年那一里程碑时刻致敬——木星卫星的发现,标志着人类对宇宙结构认知的深刻转变。它巧妙融合艺术与机械美学,展现黄道十二星座图案,勾勒出一幅贯通天文学与制表艺术的星空图景。其核心搭载一项专利机械装置,能够精准演绎行星运行轨迹,在精雕细琢的钟表结构中呈现天体运行的奥秘。
从地球上观察,行星运动似乎是可预测的。然而,由于地球自转,外行星有时看起来像是逆行,然后再恢复其正常轨迹。这种现象被称为“逆行”,是由于观察视角的变化所引起的。沛纳海Jupiterium木星仪每年如实重现一次木星逆行的天文现象,展现出天体运动与机械精度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。
整体结构由木质框架承托一枚玻璃球体,其自转周期为23小时56分4.09秒,精确对应恒星日的长度。在球体内部,地球及各大行星由钛金属支杆承载,忠实呈现伽利略当年首次所见的宇宙构图。以Super-LumiNova夜光物料制成的十二星座图案映照球形表面,确保在地球的两个半球均清晰可见。
Jupiterium木星仪以地球为中心,展现天体实时围绕地球旋转的奇观。它们以地面观察点为基础移动,形成互动式的天空展示效果。装置特别呈现伽利略首次记录的木星四大卫星——“美第奇星”,进一步彰显这项重大发现的历史意义。行星轨迹与位置的精准映射,构筑出一幅生动直观的宇宙动态图景。
Jupiterium木星仪所搭载的万年历机芯在2099年之前无需任何调校,能够精准显示星期、日期、月份与年份,并自动识别闰年。其设计经久耐用,能够持续测量时间,仅需在每个世纪之交进行微小干预。它由并连的八个发条盒提供动力,具备40日动力储存;配备32米长的发条,通过一个特别制作的钥匙旋转110圈上链。